亮点成果

亚洲气候重组与青藏高原隆升

发布时间:2022-09-21

亚洲气候以东部湿润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为典型特征,影响着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生活。近年来,极端洪涝/干旱事件的频发,不但严重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也危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了解亚洲气候的形成与演化可为未来气候预测、生态环境治理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和依据。 

亚洲季风由东亚季风和南亚/印度季风组成。上世纪,经学者们不懈努力获得了东亚季风于晚渐新世至中新世之交形成(约2500-2200万年)的初步认识。进入本世纪以来,随地层测年手段的不断进步和气候代用指标的长足发展,对亚洲季风起源时间的认识往前推进至始新世甚至古新世(约6600-3400万年)。同时,与之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青藏高原隆升研究,也更加深入和细化,对其认识也由晚期(晚中新世-上新世)整体性抬升向早期(古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各块体分阶段差异性隆升演进。因此,系统总结和集成现有研究进展,厘定季风形成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差异隆升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实验室方小敏研究员带领的新生代环境团队,受《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编辑部邀请,围绕上述主题,对近20年来相关科研进展进行综合集成与分析,旨在梳理出亚洲气候演化主线,进而明确未来研究方向。

该团队联合法国雷恩大学Guillaume Dupont-Nivet教授、巴黎大学Frédéric Fluteau教授、兰州大学聂军胜教授等,从有精确年代控制的典型盆地岩性变化、气候环境记录、高原隆升记录及模型模拟四个方面着手,系统梳理了当前亚洲气候研究的主要进展,从时空变化上提出了亚洲季风北进的两个节点和演化的三个阶段(图1)。 


图1. 重建的亚洲不同时期气候分布格局(浅绿色为季风湿润区,黄色为干旱区)


以距今4100万年和2600万年为界,亚洲季风经历了三个主要演化阶段。约4100万年之前为热带季风主导阶段,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20-22°以南,发展主要受赤道辐合带(ITCZ)摆动控制,其以北的亚洲大陆广大地区主要被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旱(图1a、图2);约4100万年时,随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脉等区域的快速隆起,残留特提斯海和副特提斯海的急速退却,增大了陆地面积及海陆热力差异,季风显著增强,推进至亚热带南部(云南,北纬约26°一带)(图1b、图2),亚洲内陆干旱化增强;此后季风可能受天体轨道各周期叠加导致太阳辐射脉冲式显著升高驱动,间歇性地反复向北推进亚洲腹地,至晚渐新世(约2600万年)时,可能受高原中部低地区域隆起、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的生长以及全球增温的联合驱动,季风快速向西北方向推进至班戈、伦坡拉-临夏-兰州一线,进入温带可达北纬约36°以北区域(图1c、图2),类似现代季风系统格局形成;此后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仅表现出在此格局基础上的强弱变化。

该综述同时也指出亚洲气候演化还可反过来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亚洲季风在2600万年前及之后的加强,导致喜马拉雅地区侵蚀和硅酸盐风化加剧,并影响湿润地区的风化和有机碳埋藏;亚洲内陆干旱化增加的粉尘排放,也会通过增强反照率、卷云形成和海洋生产力等形式对全球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图3)。

最后该综述指出今后亚洲气候和高原隆升关系的研究,需要继续从关键区域更多更可靠精细的记录和更高精度与可靠边界条件(包括青藏高原各块体的隆升细节)控制的数值模拟两方面结合入手,进一步深入剖析亚洲气候的时空演化与驱动机制。


图2. 亚洲集成记录、高原隆升记录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等的对比

图3. 亚洲气候重组与高原隆升的全球影响


该集成成果以“亚洲气候重组与青藏高原隆升(Reorganization of Asian climate in relation to Tibetan Plateau uplift)”为题,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于2022年9月20日在线发表,实验室吴福莉研究员为第一作者,方小敏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7)、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41988101-01)及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XDA20070201)联合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3017-022-00331-7


附件: